close

今天進電影院看了上下兩級的賽德克巴萊,觀賞完整部電影之後感動很深。臺灣終也能拍出史詩般的電影,這是我們國片的驕傲。

先前的「海角七號」是部非常符合觀眾期待心裡的商業電影,一如現在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」般,笑笑中追憶曾停留在自己心裡的吉光片羽。

但是,賽德克巴萊確能突破這些格局,用一個歷史事件來詮釋更深奧更寬廣的涵義,不再只是配合影迷的要求。魏德聖導演確確實實的拍出自己的意念,我不覺得導演有任何神化莫那魯道的地方。

如果你曾看過海報上寫的:「從前從前…在遙遠的台灣山地裡,有一支信仰彩虹的民族。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北方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,他們為了彼此的信仰而互相戰爭…可是他們卻忘了,原來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…」

在這段文字裡,不難看出導演很用心的表達出反對戰爭殺戮的意念。

在上集「太陽旗」裡,大家抬頭看到的都是櫻花盛開的那片天空;

而下集「彩虹橋」也依然是這片盛開櫻花的天空。

相信大家都看過宮崎駿的電影,他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都在傳達反對戰爭的意念,魏德聖也是這樣的一個人,日本人、漢人、原住民,不都是活在櫻花盛開的同一個天空裡。

我一直認為,「種族」這個名詞,是些許人類為了自我私慾所創造出的窠臼,藉由這樣的窠臼來鞏固自己的地位,強調優劣之分,不懂「尊重」個別文化的差異,一如電影裡提到:「如果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,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。所有的爭執的起點,都是來自於大家無法接納不同己見所引發的紛爭與殺戮。

哪一個國家的人很重要嗎?大家不都是「地球人」嗎?

我個人認為電影還有一個更深的涵義,那就是:「你一生的信仰是什麼」?

這個問題或許和年紀、和人生歷練有很大的關連。年少時,可以很意氣風發、很大聲的說出自己的信仰;但當我們脫離年少輕狂歲月,走入社會後,我們還記得我們的信仰嗎?

賽德克族的信仰是為了走向祖靈、走像彩虹橋那端。魏德聖為了信仰籌畫拍攝這部他心中的電影。那你、我的信仰是什麼?或許自己已不再是當年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孩,看完電影走回家的路上,我問上天、問自己,我的信仰是否仍存在?

人找著、尋著、自己的生命,只為了心裡的感動。是的,我仍保有這樣的純真,那份對人性不曾絕望的心靈思想。這就是我的信仰。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HpZsZFxiHw  賽德克‧巴萊之看見彩虹 七分鐘完整版電影原聲帶MV大首播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llyfly60 的頭像
    kellyfly60

    नमस्ते Namaste!-愛上尼泊爾-

    kellyfly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